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和相对的广泛性。光伏发电作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大方式,为我们熟知。
(资料图片)
最近,在浙江省三门县核电站附近,正在建设一个新的能源项目——中核三门200兆瓦滩涂光伏项目。该项目位于三门核电南侧沿海海域温排水区及滩涂区,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200兆瓦,规划占地面积约2560亩。项目建成后光伏站所发电量将通过中核滩涂光伏升压站线路送往220千伏琴江变实现上网。
它把核能、光伏和储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多种能源共同参与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核、光、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
何为“核、光、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让我们带着问题往下看。
“核、光、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的原理
“核、光、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是将包括太阳能、核能、电池的化学能等多种能源转化为电力,由于不同能源自身各有特点,组合形成的能量网络可以形成互补,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其一大亮点是能有效减缓光伏发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眼下大热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这类可再生能源都是“看天吃饭”,既要看季节又要看天气还要看时间,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在某些地区还会出现“极热无风”、“极寒无光”的情况。而光伏电站并网会增大电力系统波动的风险,增加电力系统问题发生的概率,尤其是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其对电网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中核三门200兆瓦滩涂光伏项目的并网光伏电站配备了24兆瓦时的储能设备,在“闲时储能,忙时出力”的同时,避免光伏电站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缓解光伏出力不稳定性。
可别小看这24兆瓦时的储能设备,它不仅能平滑光伏的出力曲线,还能作为备用电源。当电网发生故障导致居民用户停电时,储能设备可以调用储存的能量供应给居民用户,满足临时用电需求,避免在故障修复过程中电能中断。如果核电厂出现紧急故障,也可作为紧急备用电源。
光伏电站配合储能设备这一大型“充电宝”,再加上核电这一稳定的发电系统,可以很好地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起来。
项目选址三门,有哪些地域优势?
台州三门拥有成熟的核电项目,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稳定并且为直射辐射主导,沿海滩涂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得天独厚。据统计,三门县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4926.7兆焦每平方米,是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首选之地。同时,三门县作为华东重要电力基地、浙江省清洁能源示范县,近几年正加快打造“核火风光蓄”全链布局,2022年全县发电量约占全省发电量的8%。
为开启首个“核光互补”的探索之路,我们做了这些准备
间隔扩建提供大网支撑
为确保“核、光、储”安全,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投资500万元,将220千伏变电站间隔进行扩建,为“核、光、储”提供220千伏启动、备用电源点。建成后新增的电源点可以为核电提供反应堆冷却和其他安全功能所需的外部电力,大大降低安全风险。
机械施工齐上阵
送出工程90%的路径地形都是山地,岩石坚硬,施工难度大。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打破传统山地施工以人力为主、多点平行推进的方式,采用多种机械化施工典型技术,例如水磨钻、微型桩、“桩-锚”复合基础、座地抱杆组塔等,实现整体机械化率不低于90%。节约人力成本30%以上,提高效率50%以上。
推动项目早日开工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在光伏电站设计阶段提前参与技术审查,为升压站选址、送出线路廊道预留提供合理化建议,并根据前期摸排,统筹输电线路通道资源,为后续建设光伏二期预留线路。因配套送出工程和光伏电站本体投运存在时间差,为抢抓项目进度,该公司同属地政府保持密切沟通,细致梳理涉海、跨港等施工难点,并成立送出工程项目工作专班,前期工作较常规电网工程压缩约1年,为光伏项目并网投运争取到有利条件。
项目建成后,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益?
当前,数以万计的光伏管桩已被打入海底,这些单根重量超过2吨的管桩能承受14级风力。光伏管桩打桩工作完成后,目前正在进行光伏板的安装,届时将有36万块光伏面板齐晒“日光浴”。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投运后,按照25年运营期考虑,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2.1亿度,可满足14万户居民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按相同发电量额火电相比,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9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97万吨,二氧化硫254.1吨,二氧化氮508.3吨。每年还可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具有十分显著的环保节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