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集中在最近20年间,卖家电的商家开始转行造家电,普遍结果就是“没有好下场”:就是赚点小钱,却引来市场和用户的非议。原因是什么?有商家能打破这一定律?
贺扬||撰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些年来,卖家电的商人,在中国市场上,对于跨界造家电的热情不减、内心执着。
从卖家电跨界造家电的经销商,在最近20多年以来,既有千亿级巨头比如国美、苏宁,还有京东京造;也有百亿、十亿级的龙头,多是盘踞在各地的商业企业和代理商们;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性小商家,为了赚钱也在想办法通过“租赁品牌、工厂代工”等方式,发展所谓的自有品牌家电业务。
但是,家电圈发现,各家普遍的结果就是没有“好下场”:表面上,又造家电、又卖家电,打破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商业逻辑,实现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环节同时赚钱盈利;实际上,正是因为打破了这个专业化分工之后,无法实现效率的极致,反而造成规模不经济,最终陷入零售的钱没赚到,制造的钱也被吞噬了。
出现这一局面和现象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家电圈认为,主要是两点:一,不是商家没有经济实力,也不是商家没有野心和长远规划,而是受到商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自身的贸易化基因所制约。卖家电的商家,这些年来造家电,基本上的套路多是“代工为主、批发思维、赚差价逻辑”,缺乏对于家电产品的信仰,以及对于用户的足够耐心。
长达30多年以来,很多家电商家的习惯就是“卖货赚差价”之下的一锤子买卖,压根不愿意多跟用户打交道。在他们看来,产品卖出去,用户一辈子也不要过来找麻烦,才是最好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家电经销商,不管是大商还是小商至今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服务队伍和服务人员,认为家电产品出了问题就应该是家电工厂的服务部门来负责并解决。
二是,不是商家造家电就一定是投机,追求短期利益而没有长期规划,而是对于所有从卖家电向造家电跨界的商家来说,其骨子里的基因就会出现“卖与造”的认知和体系紊乱。最直接的就是,同时“卖家电与造家电”两条腿走路,就意味着同时给自己留退路,不断给自己在造与卖之间寻找平衡点,造家电的生意不行还有卖家电的赚钱机会,就很难在造家电业务上“孤注一掷”持续投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卖家电的基因,经销商很简单,追求的就是“短平快”之下的勤进快销、薄利多销,可以跟用户打交道但不愿意持续打交道,这样就会吞噬商家的利润和效率;造家电又是完全不同的逻辑,追求的除了速度,还有品质和可持续性,更要与用户长期发生关系,正所谓“慢就是快”、“少即是多”,既要追求规模,还要追求效率,更要追求质量和利润,这些平衡性把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商业巨头很难把握好。
当然,同样的案例也有,就是造家电的企业早在多年前也开始干起了“卖家电”的生意,一大批家电头部企业都在行业打造区域性的连锁家电品牌和全国性零售批发体系,如今大多都已经消失或退出。而很多家电企业的专卖店体系,现在还在持续经营的企业已经“屈指可数”,主角也只是商家加盟为主导,企业输出品牌和产品。
现在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主流家电市场上,没有出现一个由卖家电的商家培育的家电大品牌。当然,在一些线上平台,或者乡镇市场上,可能会一些卖家电的商家,造出的家电品牌在销售,那也多属于“卖货”赚点小钱罢了,并没有想着真正做大品牌家电业务。
那么,随着家电产业走向成熟,家电市场趋于稳定,家电消费呈现分层化,卖家电的商人造家电,又能否打破这一商业定律,从而为中国家电贡献一股新势力和新动能?家电圈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但需要卖家电的商家必须要敢于破冰、打破传统,即不破不立。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